鍟嗕細鍔拷?
安徽商报专访常务副会长徐远军
日期:2018-12-17浏览:3153次
 
 

肉松是棉花做的?2017年5月,一条谣言视频在朋友圈的传播使得普通消费者义愤填膺,更令一整条产业链上的人们都瑟瑟发抖。安徽省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烘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徐远军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食品安全科普要让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要将产业链的生产过程展示给大众,才能消除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恐惧。

 

  至暗时刻 一条视频引发行业震动

  2017年5月18日下午,合肥百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远军的手机被打爆了。

  起因是一条朋友圈的“10w+”视频。视频中,昏暗灯光下的一张桌子上摆着一碗清水和三个小包装肉松蛋糕,一名女子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讲述着她“肉松蛋糕中洗出棉花”的经历。

  这个视频火了之后,生意上的伙伴找徐远军退货,朋友也过来询问真假。徐远军一脑门都是汗。在整个中国的烘焙市场,合肥百盛一直是肉松最重要的供货商之一。你在国内任何一个烘焙店买一个肉松面包,大概十分之一的概率吃到的就是百盛肉松。

  徐远军一眼就看出这是谣言。“很简单。第一,棉花被唾液糯湿以后在口腔里会聚集成一张薄片,不论如何努力都很难嚼烂;第二,退一万步,如果真有人要这么干,棉花的价格比肉贵多了,哪个老板傻到要这么造假?”

  但是,业内人士的理性和真知灼见在网络汹涌的信息流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一个礼拜之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检验报告,称“肉松样品未检出棉花内源基因”;与此同时,拍摄造谣视频的女子被行政拘留。

但是,肉松的订单量依然在锐减,全国不少肉松蛋糕工厂因此而停产。那是整个行业的“至暗时刻”,安徽省烘焙行业协会甚至专门为此事发布一则信函,并盖上章。徐远军的业务员人手一份,在全国找每一个代理商解释:那个视频真的真的就是一个谣言。

 

  烘焙业地图 合肥肉松大名鼎鼎

  徐远军1992年来合肥做食品生意的时候,长江路还是两车道。一开始他做食品贸易。当时的食品市场是卖方市场,是国营厂商的天下,只要你能搞到货,不愁卖不出去。徐远军做口碑,他总是把来合肥进货商人的货码得整整齐齐,再用三轮车连人带货送到汽车站。

  1993年,他发现长淮电影院旁边开了一家面包店;隔了一年,专营烘焙店开始出现,前店后坊,生意特别好,一块蛋糕卖十块、二十块,每天都抢不到。此时的南京、上海,烘焙正在风行。徐远军相信:烘焙店很快会开遍合肥。他开始调整生意方向,把贸易的重点聚焦于烘焙原料。

  2001年,徐远军研发产品,第一个选择的就是“肉松”。当时全国做肉松,江苏太仓势力最大,但太仓肉松太贵,质量也一般。“当时买了两台设备,没人会用,只能去外省挖师傅来教。找了很多人,最后谈下来价格,6000块钱包教包会。”

  徐远军在肉松上做了很多改良,加入海苔、薏米等养生和营养元素,在国内举办的烘焙原料食品展上一炮而红,合肥肉松随后打入全国市场,并逐渐站稳脚跟。

“烘焙行业有一张地图,比如想找月饼馅料供货商,你可能要去山东;想找食品印刷包装,你大概会找到一个安徽桐城人;但如果提到肉松,合肥在国内大名鼎鼎。”徐远军告诉记者:“我们是合肥最早开始做肉松的一批企业之一,目前安徽省产量最大。”

 

  对话 食品添加剂不是“洪水猛兽”

  安徽商报:以业内人士的观点看,国内食品安全的环境有多严峻?

  徐远军:有不遵守规矩做事的。但我讲实话,我接触的90%的公司都对食品安全零容忍。大型的食品采购商,宁可贵一点也要买品牌产品。作为消费者,我给两个建议,一是三无产品碰都不要碰;二是小便宜不能占。

  安徽商报:那你怎么看待中国消费者目前的食品安全意识?

  徐远军:在意识之外,消费者还要增加食品安全知识。举个例子,中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但《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实际上,只要不过量,人类实际上一天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安徽商报:我们该怎么看待食品添加剂?

  徐远军:我小时候经常还要吃介于坏与不坏之间的食物,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可能现在我们还得吃,也不可能拥有现在完备的速食体系。我认为,应该去研究它,去发展它。实际上,我们去参加大型食品展会的时候,发现国外对食品添加剂的研发至少领先了我们几十年,他们甚至能从中国的桂皮里提炼出防腐剂。

  安徽商报:安徽省河南商会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徐远军:安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河南人来安徽发展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安徽工作和创业的河南人有10万左右。安徽省河南商会希望搭建共享平台,搭建一个和谐双赢,互惠互利的服务平台,实现“商会搭台,经济唱戏”。

 

  沟通问题:食品生产者要懂得科普

  正儿八经做食品的,都知道“安全”是生死线。徐远军拥有两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小组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2017年并不是徐远军第一次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在他创业初期,他曾经接触过“吊白块”(俗称雕白粉),很多商家买它用来“增白”馒头。徐远军一开始并不知道它的用途,后来有一次碰到下雨,徐远军亲眼看到“吊白块”受潮后发出恶臭。他立刻停下所有“吊白块”的买卖,还直接跑去技术监督局请求“市场调查”。

  “我跟他们说,这东西绝对要在市场上禁止。”徐远军说:“吊白块是工业增白剂。这样的生意,做不长久,也没良心。”他立下规矩:采购原料,没有食品生产资质的企业不用。

  “棉花肉松”风波过后,徐远军的生意又恢复原状。他从美国买来进口设备,琢磨出了新爆款产品“花生片”,并迅速抢占市场。

  但他依然惦记一年以前的风波。在他看来,食品行业绝大部分公司都极为重视安全问题,“棉花肉松”在行业内是被当笑话看的;但老百姓要避险,也没什么错。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沟通出了问题。“我们企业家不能只管自己生产、赚钱,也要普及食品安全的知识。”他邀请行业协会的人来公司参观:“不是坐在那开会,而是真的带他们去生产线看肉松怎么生产出来的,肉是怎么加入进去的。”

  看过的人都说,又重新恢复了吃肉松面包的勇气。
  (资料来源于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