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锟斤拷锟桔碉拷
西汉牧羊商人卜式
日期:2010-11-19浏览:8216次

他只是一个不为人所重的牧羊人;而为国为民的责任心,使他的光采掩过了满朝王公大臣。 
  卜式,河南人,自幼以田畜为事。其父母死后,尚有少弟,到弟弟成年分家时,他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自己则入山牧羊。十多年后,羊致千余头,遂置田宅,成为富裕之家。(《汉书·卜式传》;以下凡引本传者,不再注明出处) 
   

不为利惑” 

卜式风餐露宿,牧羊致富之时,正值汉王朝连续派兵反击匈奴侵扰,战争开支庞大、国家财政困难之际,卜式作为一介布衣,致富不忘国难,主动上书政府,愿输家财半助边。这一举动引起朝廷注意。汉武帝为此专门派遣使者前去调查他的动机和目的。使者问:欲为官乎?卜式回答: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又问: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卜式说:臣生与人亡(无)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感到奇怪,进一步问:苟,子何欲?卜式说: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由此可见,卜式输财助边,完全出于爱国之心,并无他求。尽管如此,当汉武帝把这一情况转告给丞相公孙弘并征求他的意见时,这位性意忌,外宽内深(《资治通鉴》卷十九,汉纪十一)的丞相却无法理解卜式的义举,认为此非人情,实属不轨之臣,不能作为教化的典型。武帝对此也有怀疑,于是置之不理。卜式则仍然从事牧羊生产。 
  过了一年多,匈奴浑邪王降汉,朝廷优加安置,同时加上山东等地发生水灾,贫民大徙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而政府却仓府空”“无以尽赡。(《汉书·食货志》)卜式闻知这一情况后,再次捐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徒民。汉武帝从河南呈报的当地富人济助贫民的名单中看到卜式名字,便想起一年前上书输财之事,感到卜式确是真心实意为国家,并非沽名钓誉,于是赏赐给他外徭四百人(汉制,称戍边为外徭,出三百钱可代役,赐给外徭四百人,即可得到十二万钱),但卜式旋即又将这些钱全部转给地方,以供财政之需。 
  当时,社会上商贾们皆争匿财,积货逐利(《汉书·食货志》),不济国家之急,不管贫民之困。而唯独卜式依靠双手,勤劳致富,他的家财比起富商大贾们来自然极为有限,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手中有钱后,不为利惑(《汉书·食货志》),能够把个人致富和国家兴亡的前途联系起来,数求入财以助县官。(同上)为此,武帝破格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同时,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致治地方 

汉武帝为了召徕天下之财,以补政府财政不足,曾经规定捐钱献财者可以封官赐爵。按照卜式情况,自然可以任为郎官。但卜式因不习仕宦,因而早就表示不愿为郎。但武帝为了抓住这一典型,坚持要他留在朝廷担任上林(朝廷园林)牧羊官,卜式只好应诺下来。史书记载,他虽为朝官,但仍然不改布衣本色,亲自参加牧羊劳动。结果不出一年时间,上林羊群个个膘肥体壮,远非昔比。有一天,武帝路过上林,见此情景,十分高兴,便问卜式牧羊之道,卜式回答之后,接着说: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那么他的牧羊之道是什么呢?卜式自己概括为两条:以时起居,恶者辄斥去,毋令败羊。这就是说第一、按时料理羊的饮食和起居生活;第二、把那些劣质羊统统挑出去,不要使它们影响羊群。听罢这番话,武帝既感惊奇又受启发,觉得卜式虽出身牧羊,但懂得治民之道,是个不凡之人。于是,任命他为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县令。他到任后,按照牧羊之道,勤政爱民,取优汰劣,致治地方,政绩显著,深得缑氏人民拥护。不久又迁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他调运军需民用,漕运成绩最突出。由此,武帝认为他忠厚朴实,确是能臣,遂拜他为齐王太傅,转而为国相,协助齐王治理政事。

请缨出战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对于汉王朝来说,是个多事之年。四月,南越王吕嘉起兵反叛,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不久,西羌十万人也侵扰边境,并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枹”;同时,匈奴也乘机攻入五原、杀汉太守。(见《汉书·武帝纪》)形势十分严峻。汉王朝不得不两线作战,以二十万兵力分四路南下平叛,以十万兵力西出抵羌;同时几万人渡河定居,设置张掖、酒泉等郡。战事加扩地,后勤供给顿时紧张,兵、马、武器大大增加。 
  在这国处危境、大敌当前的关头,正在齐王国相任上的卜式,心急如焚,寝食不宁。上书朝廷,请缨出战,表示愿与自己儿子一起率领齐地骁勇善战和拨船涉水之士奔赴前线,以力效国。这又是不同凡响,对于那些惯享利禄、贪生怕死的王公、官僚来说,简直连想也不曾想过。武帝便想利用这一典型来唤起人们的爱国之情。于是,再次下诏予以表彰,赐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资治通鉴》载六十斤,以《汉书》为是),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然而,与武帝风教愿望相反,天下莫应,特别是那些王公贵族中上百位封得列侯的人,对朝廷的号召置若罔闻,对国家的忧患熟视无睹,竟没有一个要求从军征战。这使武帝十分恼火,遂利用这年九月列侯献金助祭之机,以酹金不足为由夺爵一百六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酹金失侯事件。这些人既想保命,又怕失财,结果失去了王侯地位。同时,武帝又任命卜式为朝廷御史大夫。 
   

指陈时弊 

卜式担任御史大夫后,指陈时弊,直言不讳,这在当时的朝廷里是比较突出的。 
  汉初以来,盐铁为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而已。于是富商大贾、豪强地主往往占有山海专山泽之饶。国家财政收入大受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采纳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把冶铁、煮盐、酿酒等重要工商部门收归国有,由政府垄断经营。同时,他还采纳大农令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调剂运输,平衡物价。 
  盐铁专卖和均输平准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两项重要的财政措施,对其实行的效果武帝和大臣们非常满意。但卜式敏感地发现这两项政策推行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因而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盐铁专营,国家统得过死,连制作盐铁的工具也统一规定,但官营农具质量不好,价格又贵,地方不便使用,可有的地方强迫人民购置,这是不顾民苦的作法。均输政策中征收船只税,挫伤了商人从事船运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商品流通,使物价有所上涨。对这两件事的指责,涉及到对国家政策的看法,关乎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因而引起武帝的极大不满,上由是不说式。次年,便借故把他贬为太子太傅。 
  不久,桑弘羊担任治粟都尉,并兼管天下盐铁。武帝北巡朔方,东封泰山,历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汉书·食货志》)从而深得武帝赞赏和信任。而卜式对此却不以为然。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小旱,武帝下令百官求雨,卜式趁机上书,阐发自己对桑弘羊理财之法的看法。他说:地方官吏应当靠租税收入解决支用需要,可桑弘羊则要官吏从事经商活动,贩货逐利,鱼肉百姓,造成天怒人怨。只有杀死桑弘羊,天才下雨。这在桑弘羊宠荣无比、炙手可热的当时,没有刚正之骨是做不到的。班固赞他质直,是恰当的。 
  总之,卜式是西汉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作为一介布衣,他致富不忘义,自觉济国难、解民困,其精神和行为十分可贵;作为朝廷官员,他致治地方,直言敢谏,这在封建王朝中也是少有的。